1. 课程设置
辅仁大学化学系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在当时华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辅仁大学化学系入学门槛高🧘🏿♀️🏊♀️,升级、毕业都很严格,培养学生要求基础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外语好。
辅仁大学完善的实验设备也是非常有名的。化学实验室建设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如小型煤气发生设备🦫、低温设备(属物理系)等都是其他院校不具备的🙏🏽。半微量天平、白金坩埚😱、玻璃砂漏斗等在当时高校中都是最先进的,试管也全是进口的🤕,实验室非常宽敞,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辅仁大学化学系在办学的20多年时间里✹,课程由少到多,覆盖范围由窄到宽,由基础相对薄弱到逐步加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9年建系到1933年📻,化学基础课只设置无机化学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工业化学🏜、有机工业化学🌗,不仅课时少🧑🏻🎤,而且没有单独设立实验课。选修课基本上均属于工业应用课程,如油脂、技术化学💃🏿、商业化学😰、实业工艺👰🏽♀️、火药研究、肥料、铁🙌🏿、糖、酸硷等💅🏼。
第二阶段,1934年至1942年𓀖,这个时期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明显加强了基础课的实验内容和数理基础教学,并且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增设了几门提高课程🤘🏼,如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定性分析及实验、高等定量分析实验、有机定性分析🙆🏻♀️、高等化学分析等。课程的变化,有利于加强基础理论水平🎧,增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1942年以后,在基础课加强实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增加提高课的内容,而且扩大边缘学科课程,使得基础进一步加宽加深👨🏽🎤。例如,1948年辅仁大学化学系课程设置包括国文👮♂️、一年英文、逻辑学、体育、化学概论及无机化学、初级定性分析化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初等微积分🤚🏿、二年英文、无机定性实验🌑、无机定性分析实验🦼🧑🦰、无机定量实验🚶🏻♀️、无机定量分析实验🧜♂️、微分方程、一年德文🚵🏻♀️、化学概论及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1)、高等无机化学(1)、物理化学(2)、高等无机化学(2)、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二年德文、有机定性分析、有机定性分析实验、有机燃烧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法、电化学、物理化学实验、化学讨论、重要无机药物(选)🧛🏿🫅🏼、药物及合成(选)📘、药物化学、生理化学(选)、生理化学实验(选)🤓、胶体化学(选)🏛、科学德文(选)🙋🏽♀️👯♀️、过滤法(选)🟣、热力学(选)、实用电化学(选)、工业化学(1)(选)、工业化学(2)(选)🪅、工业分析化学(选)👱🏻♀️、高等物理化学(选)、油脂蜡研究(选)、工业发酵学(选)👌🏻、工业发酵学实验(选)。
2. 任教情况
辅仁大学化学系教学质量一直较高,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不断加强,这与辅仁大学化学系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一批知名教授的努力分不开😐🧜。
系主任卜乐天(Brill),德籍教授,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在主持化学系工作时🧎🏻,他始终重视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当时他每天下午都有实验课🚵🏿♀️,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到学期末🧔🏼,实验课不仅有实验原理的口试⚃,而且有操作考试👨🍼。实验课若不及格,是要补修的,甚至可能因此推迟毕业时间。卜乐天教授长期担任化学概论及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的授课🙋🏿,尤其是他讲授的化学概论及无机化学✈️,十几年一直坚持在阶梯教室上大课。能容纳100多人的阶梯教室常常爆满,其中有一半是其他大学来旁听的老师。他讲课的特点是边讲边由助教做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容易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为听课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卜乐天教授不仅以他自己的授课方式和热情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办学思想对化学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郝岑教授,奥地利人🤳🏽,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他于1937年到辅仁大学化学系任教✵,一直教授无机定性分析、无机定量分析及实验。他所规定的无机定性分析实验,作UNKNOWN(未知物)分析,1年内要求学生分析21个未知物,包括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元素🕚。只要有几个错误,这门课就不及格🗓,不能升级或毕业。这种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在其他院校极为罕见。由于实验要求的严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很强,给辅仁大学化学系带来很高声誉。
萨本铁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来辅仁大学执教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1945年离校去北京大学任教,在校期间主要担任有机化学有关课程的授课,如有机化学🏊、食物化学、焦煤燃料、有机化学解析等。萨本铁教授以研制成功维生素K而蜚声国内外。
张锦教授🏥🚳,1950年从美国回国到辅仁大学执教。她是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毕业生,是我国整个化学领域较早的女博士之一。她在辅仁大学的两年时间里🧑🏿🏫,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声望受到学生的尊重👱♀️🔔。
除本校教师外,还有一大批知名教授来辅仁大学兼职授课🛥。例如🐈,清华大学的张子高教授讲授高等无机化学📽,北京大学袁翰青教授讲授有机化学及化学史👨🏻,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讲授高等无机化学。冯新德教授讲授有机化学🍴,邢其毅教授讲授有机分析化学实验和分布,严仁荫教授讲授无机分析化学🐦🔥,刘思炽教授讲授生物化学,孙承谔教授讲授物理化学等。
3. 毕业生概况
辅仁大学化学系从1929年开始设立并招生,开始只招收男生🧕🏼🤞🏻,至1939年才增招女生。1941年秋,设化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从1929年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有23届👴🏽,共招收本科生800多人,毕业学生400多人🐞🙆🏽♂️,还有部分学生未毕业就参加了工作。从1941年至1947年,研究生共招收五届,招生20人。
23年时间,辅仁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例如🥞,郝履成,浙江嘉兴市人,193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赴美研究发酵学,获艾奥瓦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联合工业研究所所长,台湾化学会、化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吴祖坪,浙江嘉兴市人🧙🏼♂️,1934年化学系毕业🤳🏿,任酒精厂厂长👩🏼💼,创建台湾史脱谷纸业公司,任董事长;彭涛🩳,江苏波阳县人,1935年化学系毕业🙃,“一二•九”运动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当选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任化学工业部部长。邢其毅,原籍贵州🏃♀️➡️,生于天津,1933年在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1936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曾在辅仁大学任教授。
作为国立大学最早设立的化学系之一,欧陆化学系学制屡更,教材屡易,课程设置始终追随时代变化,而又始终体现重视师范教育的特点。辅仁大学化学系虽成立较晚,但随着发展由弱到强📓🥻,课程设置中也逐渐地加强了实验、理论提高和边缘学科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